李克强在广东考察
李克强在广东考察
李克强在广东考察时强调
坚持发展是硬道理
以改革开放和结构调整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
中国网1月6日讯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,1月4日至6日,元旦刚过,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、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、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,省长朱小丹陪同下,在广东深圳、广州考察。
向深化改革要动力
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关键之年。考察中,李克强深入了解广东改革开放新进展。他说,过去30多年,我国依靠改革开放,实现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,这是真干苦干实干的结果。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,面临许多新挑战。要保持经济在合理区间,必须继续坚持解放思想、实事求是,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。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,打破捆住群众手脚、束缚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的不合理限制,推进牵一发动全身的重大改革,注重以结构性改革促进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平衡,使改革更有质量、发展更加协调,推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、向中高端水平迈进,人民生活不断跃上新台阶。
让“创客”自由创业
李克强先后考察深圳柴火创客空间、前海微众银行、华为公司,了解创意制造、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和企业管理创新等情况。他说,当前国内外形势复杂严峻,传统增长动力减弱,必须着力推动面向市场需求的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,为发展增添新动力。特别是要注重走活体制机制创新这着棋,推动金融改革迈出新步伐,发展民营银行和普惠金融,促进生产要素更多向有前景的新产品、新技术、新业态、新模式集聚,让众多“创客”自由创业、能够成业,使千千万万小微企业成长壮大、活力迸发。
广州南沙新区位于国家新批准的广东自贸试验区。工作人员介绍,简政放权使过去耗时近800天的投资审批“万里长征图”成为历史,李克强对此表示赞许。他说,简政放权、放管结合,就是要简化审批流程,降低准入门槛,释放市场活力,促进公平竞争,推出负面清单、权力清单、责任清单,打造现代政府。新区还要发挥毗邻港澳优势,推动更大程度开放。
李克强来到广东电力设计院,详细询问国产装备和技术标准“走出去”的进展,并召开外向型企业座谈会,听取对外贸形势的看法和建议。他说,国际市场需求不振和竞争加剧,倒逼我们必须加快打造对外竞争新优势。要以中国装备“走出去”为突破口着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,推动更多高附加值的中国制造、中国标准到国际市场竞争,促进产能合作,实现出口升级、产业升级。
让困难群体有希望
在广州,李克强还实地了解外来务工人员生活情况,察看危房改造。他说,我们要的是包容性发展,必须改善农民工、城市困难群体生活条件,努力提供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,营造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,为他们纵向流动提供公平机会,让他们生活有希望,奋斗有回报。
一路上,李克强反复强调,要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部署,保持奋发有为精神状态,坚持发展是硬道理,咬定青山不放松,一心一意谋发展,向深化改革要动力、向调整结构要空间,积极探索、真抓实干,不断开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。
考察期间,李克强专程到深圳莲花山瞻仰邓小平铜像并敬献花篮,与亲历改革开放的老同志和晨练群众交流,送上新年祝福。
李克强充分肯定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,希望广东继续为国家发展提供有力支撑,锐意改革开放,在科学发展中起示范作用,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上走在全国前列。
■观察
新年率先考察广东是向改革致敬
李克强总理刚刚结束的广东考察,留下了不少温馨有趣的瞬间:受邀成为“创客中心”的荣誉会员、见证互联网银行第一笔放贷业务、受到广场舞阿姨的热情邀请、与“南巡”亲历者共话改革开放。在这些暖心细节背后,总理新年首次基层考察,其足迹释放的信息更加耐人寻味。
首提“改革是中国最大红利”的李克强,在深圳莲花山释放了更加明确的信息——向改革致敬。
5日上午,李克强和现场群众一起向邓小平铜像敬献花篮,并与当年陪同小平“南巡”的部分老同志回忆“南巡”场景,共话改革开放。
总理说,小平同志当年提出“发展是硬道理”,至今听起来振聋发聩。今天仍要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,不改革只有死路一条。深圳是试验田,要探索、探索、再探索,大胆地去闯、大胆地去干,闯的、干的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。要允许特区先行先试,“给你们发展的宽容度”。
■ 纵深
总理广东“寻根之旅”汲取改革“元气”
2015年“开工”第一天,李克强在深圳考察中度过。开年前三个工作日,他考察的路线是深圳、广州。有评论将这条线路解读为“寻根之行”,其意旨在汲取改革“元气”。深圳着重谈创新,广州充分谈开放,而两个轮子紧紧契合的一条主轴则是改革——其中或可窥见总理开年广东考察路线图蕴含的深谋远虑。
激励改革的精神气质总是需要在恰当之时、合适之地重温。经历2014“深改元年”后,深圳莲花山邓小平铜像前,此时此地,大谈改革开放,其意非同寻常。李克强对见证“南巡”的几位老同志说:“小平同志‘南巡’讲话提出‘发展是硬道理’,至今听起来振聋发聩。不改革开放只有死路一条。”
在深圳这块先行先试的改革试验田上,他重申:“试验田就是探索、探索、再探索。探索不是马上定型的东西,要尽可能给你们发展的宽容度。要大胆地去闯、大胆地去干。闯的、干的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嘛!”这让人不由想起小平当年极富个人魅力的话:“不干,半点儿马克思主义都没有!”
李克强显然希望深圳尝试更新的改革实践,所以国内首家开业的互联网民营银行成为他考察行程中的重要一站。在深圳前海微众银行,他敲下电脑回车键,帮一位普通的卡车司机通过互联网拿到了3.5万元贷款。这也是这家金融创新机构完成的第一笔放贷业务。
李克强再次强调倒逼机制:“你们要在互联网金融领域闯出一条路子。要降低成本让小微客户切实受益,这也能倒逼传统金融加速改革。可以说,微众银行一小步,金融改革一大步。”此情此景,不由使人想起,31年前正是深圳探索金融改革,催生了中国第一只股票。
■新闻资料
李克强开年考察都去哪儿?三年两次涉及自贸区
这是李克强就任总理的第三年。就任以来,李克强开年考察都去哪儿?考察些什么?
时间:今年开年考察时间最早
今年是李克强开年考察时间最早的一次。在元旦假期结束的第一个工作日,李克强就到了深圳。2014年李克强的开年考察是在1月26日,在此之前,他已在当月召开了3次国务院常务会议。2013年的开年考察时间更晚,作为李克强就任国家总理以来的首次考察,李克强在召开了新一届国务院第一次全体会议6天后,离京考察。
地点:两次开年考察选择东部
李克强的三次开年考察中,有两次选择东部沿海城市。除此次开年考察的广东省外,2013年就任以来的首次考察,李克强选择江苏、上海两地。
2014年的开年考察因紧邻春节,李克强选择位于秦巴山片区的陕西省多县市。秦巴山片区是我国涉及省份最多、国土面积最大的一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。李克强一踏上开往秦巴山区的火车,立即召集相关人员了解扶贫状况,商量脱贫良策。
内容:两次开年考察涉及自贸区
今年是李克强第二次开年考察内容涉及自贸区。2013年3月28日,李克强在上海外高桥保税区考察时,曾鼓励支持上海积极探索,研究如何试点先行,建立自贸区试验区。5个月后,上海自贸区正式成立,并于2013年9月29日正式挂牌开张。
今年1月5日,获批仅25天的广东自贸区迎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。